十六、里海、咸海沿岸的矿产

 再造汉明
    十六、里海、咸海沿岸的矿产(1/2)

    里海、咸海沿岸低地是图兰低地的一部分,也是东欧平原与哈萨克丘陵的过渡地带,属于东欧平原南部的南俄草原的东延部分。东欧平原自北向南可分为苔原、森林苔原、针阔叶混交林、森林草原、草原、半荒漠、荒漠等地带,东欧平原南部的南俄草原基本属于草原、半荒漠地带。而里海—咸海沿岸低地作为南俄草原的东延部分,大体处于乌拉尔河流域与图尔盖河流域之间,自西向东分属草原、半荒漠地带,到了咸海北部甚至完全荒漠化。

    里海东部海岸主要是曼格斯套(Mangghystau,也称曼吉斯套)低地,也称曼格什拉克(Mangyshlak)低地。

    曼格斯套在土库曼语中是“一千个村”的意思,在哈萨克语中是“一千个冬季小屋”的意思。曼格斯套地区曾是诺盖人的冬季牧场,诺盖汗国衰落后,成了土库曼人、卡拉卡尔帕克人的牧场,十七世纪四十年代,北部的土库曼人被哈萨克小玉兹打败,南部的土库曼人又遭到希瓦汗国乌兹别克人的迫害,于是曼格斯套地区的土库曼人逐渐离开了里海东海岸,向南部的科佩特山地区迁徙,有些土库曼人、卡拉卡尔帕克人甚至向克孜勒库姆沙漠、卡拉库姆沙漠的腹地迁徙,曼格斯套地区的西部慢慢成了哈萨克小玉兹人的牧场。

    曼格斯套地区处于里海、咸海之间,南起卡拉博加兹湾(Karabogaz Bay),北至穆戈扎雷山(Mount Mugozaret,也称穆戈贾雷山、穆戈扎雷高原)南麓,南北长约600公里,东西宽430-630公里,植被属荒漠植物群,几乎没有木本植物,因曼格什拉克(Mangyshlak)半岛而得名。曼格什拉克半岛有2个半岛组成,北部是布扎奇(Buzachi)半岛,南部是蒂布卡拉干(Tupkaragan,也称图布卡拉干)半岛,哈萨克斯坦曼格斯套州收复阿克套(Aktau)就建在半岛上,距阿克套50公里左右是卡拉吉耶(Karagiye)洼地低于海平面132米。曼格斯套地区的地形从里海沿岸向南、向东逐渐升高,形成了卡拉套山(与哈萨克丘陵南部的卡拉套山同名)、阿克套山、乌斯秋尔特(Ustyurt,也称于斯蒂尔特)高原。

    卡拉套山、阿克套山是曼格什拉克半岛上两座几乎平行的山脉,呈东南——西北走向,长约210公里,宽约25公里,海拔300米左右。

    乌斯秋尔特高原位于曼格斯套地区东部、南部,东临咸海和阿姆河三角洲,西连曼格什拉克半岛和卡拉博加兹湾,平均海拔150米,最高365米,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,今为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三国的边界。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